自3月1日零时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横琴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一个多月来,横琴合作区“一线”“二线”运行平稳顺畅,各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拱北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不断优化分线管理监管制度及监管模式创新,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便捷流动,奋力推进琴澳协同发展再提速。横琴口岸的一楼为旅客出境大厅,二楼为旅客入境大厅,伴随着横琴合作区封关运行,楼上楼下均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一楼出境大厅,原本前后两列行李检查机器简化成为海关与安检部门共同使用的行李物品检查设备,两家单位实施“一机两屏、一次过检”模式,旅客携带的行李过一次机即可。而在楼上的旅客入境大厅,崭新的“新家园便捷通道”标识牌引人注目,澳门4类居民携带7大类300多种动植物产品可经此通道快速通关。“我们最近刚入住澳门新街坊,正在陆续添置生活用品,能把原来在澳门用的吃的东西带过来,太方便了!”澳门居民余潮斌表示。据统计,分线管理实施首月,已有14万人次经“新家园便捷通道”高效通关;近2500名澳门居民经审核适用允许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进入横琴合作区的优惠政策,共登记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近800批次。
横琴合作区采用分线管理政策,海关为其量身打造相匹配的监管模式。创新,正是关键所在。在“一线”,琴澳智享协同新模式运转顺畅。3月18日,横琴口岸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的30条车道正式开通启用,承载日均约5500辆次的琴澳跨境需求,粤澳五家联检单位通过同一平台验放车辆,实现跨境车辆“一次排队”即可通关放行,效率大大提升。分线管理实施首月,海关在“一线”横琴口岸累计验放进出境车辆超17.8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超11.8万辆次。此外,拱北海关与澳门海关签署执法协作备忘录,通过“各自机检、图像共享”模式,实现双方在横琴口岸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机检图像信息共享;与澳门卫生局联合开展的卫生检疫“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已覆盖横琴口岸通关全域。愈发紧密的跨境监管合作不断提升口岸监管质效。视线移至横琴合作区“二线”,分类、风险、智慧、信用、协同“五位一体”的监管机制与现有通道管理、监管设施、人力资源配置适配度良好。智能审图、环形监控等智能监管设备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查验作业效率。“一线”进出安全便捷,“二线”出区通行顺畅,通行体验广获旅客点赞。
分线管理落地实施后,横琴合作区的反走私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海关创新实施“一二”线联动监管模式,明晰“一二”线、“区内”监管重点,强化正面监管依法履职,加强事前风险分析和事后后续处置,筑牢安全底线。此外,发挥粤澳“四共”机制作用,加强关地协同共治是横琴合作区的又一特色。“目前,我们实现了横琴合作区公共服务平台与海关智慧监管系统的数据对接共享,出区车辆备案、携带动植物产品申报、信用管理等多模块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正以‘数字化’推动区域管理实现高效协同。”拱北海关所属横琴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二线”各通道分类通行政策作用显现,公众通行习惯逐步养成,防拥堵综合治理衔接畅顺,海关推动电子地图接入海关融合监控指挥平台,优化车流通行态势实时感知、动态预警,强化全域风险管控。下一步,拱北海关将持续探索与分线管理相匹配的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做好政策效果的反馈收集与执行评估,推动实现通关通行流程再优化、公众获得感再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粤澳多部门的反走私综合治理等协同配合机制,共同筑牢横琴合作区安全防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