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边1月12日电 题:以西哈努克之名
新华社记者吴长伟
柬埔寨首都金边,诺罗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的中心位置,矗立着砖红色的独立纪念碑。蓝天白云下,这座为纪念柬埔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而修建的建筑格外醒目。
在这里,地理坐标和历史坐标都指向了柬埔寨“独立之父”——诺罗敦·西哈努克。
2024年10月15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西哈努克雕像广场,柬埔寨举行仪式纪念“独立之父”、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逝世12周年。索万纳拉摄
人生九十载,起起伏伏。西哈努克经历了殖民主义的压迫,领导柬埔寨实现民族独立,坚持国家自主发展,遭遇政变后长期流亡,坚持抗争直至重返故土,带领人民走上和平发展道路……西哈努克的一生,是为柬埔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和解与发展振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高棉国王成为法国当局的一个傀儡”
柬埔寨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南部,与越南、泰国和老挝接壤,主体民族是高棉族,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以吴哥(今暹粒)为王城的高棉帝国。
“我们柬埔寨曾经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战争和被殖民,才逐渐变得贫穷落后。”在独立纪念碑边的西哈努克雕像前,柬埔寨大学历史学教授狄索帕告诉记者。
西哈努克的姓氏源于他的曾祖父——诺罗敦。柬埔寨在西方殖民扩张的铁蹄下沦为殖民地,正是始于诺罗敦国王时期。
1862年,法国吞并交趾支那(今越南南部),称之为法属交趾支那。1863年,法国时任海军和殖民地部部长沙瑟卢-洛巴命令新任法属交趾支那总督德·拉·格朗迪埃率军舰来到当时的柬埔寨首都乌栋,强迫诺罗敦国王签订《法柬条约》,柬埔寨由此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沙瑟卢-洛巴因吞并交趾支那并建立对柬埔寨的“保护制度”而成为法国殖民扩张的关键人物。后来,法国人在法属交趾支那首府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开设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沙瑟卢-洛巴中学,这就是西哈努克和他父亲苏拉玛里特的母校。
诺罗敦国王不甘国家被吞并的命运,实施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希望以此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实现自立自强,但这注定不会被殖民者所容。1884年,时任法属交趾支那总督夏尔·汤姆森彻底撕下“保护”的伪装,带领军队闯入柬埔寨王宫,强迫诺罗敦国王签署一份交出所有权力的条约,由此控制了柬埔寨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大权。
西哈努克在回忆录中写道:“自从在法国强加给诺罗敦国王的1884年条约上签字后,诺罗敦国王丧失了一切权力……这个条约贬低了诺罗敦国王,使高棉国王成为法国当局的一个傀儡。”
狄索帕说,殖民者在柬埔寨为所欲为、恣意掠夺,激起人民的反抗。诺罗敦国王忍无可忍,派长子尤根托,也就是西哈努克的叔祖,赴巴黎向法国政府揭露和控诉殖民者的罪行。但法国人的回应是下令逮捕尤根托,他因此被迫逃亡英国,随后前往暹罗(今泰国),并一直流亡在外,直到1934年死于曼谷。
文化上的同化政策是法国维护殖民统治的典型手段。1892年,法国议会通过法令,将印度支那认定为被法国“同化”的殖民地。为巩固法国文化在柬埔寨的统治地位,殖民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柬埔寨民族文化发展,如规定法语为官方语言,在柬全国只开设一所初中、一所高中和少量小学,聘用法国教师,以法文教学为主,开设法国历史课程而不设置柬埔寨历史、地理课程。法国人的目的是消灭柬埔寨本土文化,利用这些学校培养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顺从者。
西哈努克在回忆录里提到,母亲在他小时候告诉他,只有精通法语的高棉人才有可能在政府中找到好的职位,因此他无论如何也要进入“拥有最佳法语教员的最好学校”。于是,西哈努克在金边最好的小学学习法语,后来又到西贡的沙瑟卢-洛巴中学读书。从小接受法语教育的他一度将去金边唯一的中学教授法语作为职业理想。
柬埔寨学者宋修在《文明运动》一书中这样描述:“法国殖民统治者的做法让许多柬埔寨人对本民族的语言产生了厌恶,而这种厌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骨髓的,即使到独立后的西哈努克时代,仍然有柬埔寨人厌恶本民族的语言,以致于非常抵制使用高棉语进行交流和书信往来……这便是法国殖民统治对柬埔寨民族文化的影响。”
“每棵树都长在死去的工人身上”
1904年诺罗敦国王逝世后,法国殖民当局因不满诺罗敦王族的反抗,不允许诺罗敦一系的王子继位,而是让诺罗敦的异母兄弟、曾经两次帮助法国人“平定叛乱”的西索瓦继承王位。西索瓦是西哈努克的曾外祖父。西哈努克说:“自从保护国的地位确立以来,实际上是由法国授意王位最高委员会来挑选国王。”
西索瓦1927年去世后,其子莫尼旺继位。在他统治期间,法国人在柬埔寨开辟了一批橡胶树种植园,其橡胶产量占到法属印度支那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种植园为法国人创造了巨额利润,以法国人控制的红土种植园公司为例,它1910年建立之初的资本为230万法郎,25年后增加到1.1亿法郎,净增近50倍。
巨额利润的背后,是对橡胶工人的无情压榨。西哈努克的朋友、澳大利亚记者贝却敌曾参观过磅湛省法国人经营的橡胶种植园。据他记述,橡胶工人每天凌晨5点开始干活,直到日落。由于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加之蚊虫肆虐,患病的工人不计其数。但法国种植园主不愿花钱给工人看病,只在他们病重倒下时才给几粒药丸,导致许多工人病死。种植园主对此无动于衷,因为新的工人又会被送来。种植园主下令在每个病死工人的尸体上种一棵新的橡胶树,因此在工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每棵树都长在死去的工人身上。”种植园工人居住区犹如监狱,设有铁丝网和武装岗哨。种植园内还有军队长期驻扎,以便随时出动镇压工人。
这张视频截图为2023年在柬埔寨特本克蒙省拍摄的橡胶林。橡胶产业今天仍是柬埔寨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万坡摄
狄索帕说,在殖民者的横征暴敛下,柬埔寨人曾多次进行反抗,但都遭到镇压,许多人被杀害。
西哈努克曾经认为,殖民者的到来会改善柬埔寨的社会结构,废除奴隶制和农奴制,却没想到殖民者的压迫和剥削更为严重。在法国殖民者掠夺下,柬埔寨除了农产品加工和橡胶生产外,几乎没有工业,经济落后、民众生活困顿、疫病流行,曾经富饶的柬埔寨变成亚洲最贫穷地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后,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也被动摇。1941年,法国维希政府与泰国签约,将马德望、拜林和暹粒三省(吴哥窟除外)割让给泰国。西哈努克当时深感屈辱:“我们可怜的国家丢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据他回忆,当时“在沙瑟卢-洛巴中学,所有高棉学生都举行了‘国丧’”。
西哈努克说,他的外祖父莫尼旺原本认为法国会“保护”柬埔寨。“作为一个国王,他沉浸在绝望之中。想到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神圣不可分割的国土,今天却有这么一大块从他的手里失去,他昏厥了过去。”1941年4月,莫尼旺国王在贡布波哥山的行宫去世。
为独立自主而奋斗
在独立纪念碑旁边的广场上,21岁的青年梅蓬勒列梅向记者道出柬埔寨人民的心声:“已故的西哈努克国王是国家独立之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国王。”
西哈努克出生于1922年10月31日,作为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支系的后代,从小就背负双方的期待。他的名字系祖父诺罗敦·苏塔罗亲王用古印度的巴利文所起,有“狮子”的含义。
莫尼旺国王去世后,法国殖民者考虑由谁来继承王位。狄索帕说:“当时18岁的西哈努克看上去温和有礼,喜欢音乐和艺术,殖民者认为他们可以轻易控制他。”因此,殖民当局没有让莫尼旺的儿子继位,而是挑选了他的外孙西哈努克。对此,西哈努克回忆说:“大家可以预料,这样一个温顺的中学生,一定会成为一个能为法国效劳的顺从君主。”
然而,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选择的这位青年成为了法国对柬埔寨殖民统治的终结者。
西哈努克在19岁生日那天正式加冕为柬埔寨国王。为了让他恭敬从命,法国殖民当局专门派遣3名法国人担任他的副官、私人顾问和秘书。然而,年轻的国王并不理会法国人的“良苦用心”,立志谋求国家独立。
这是1941年7月29日拍摄的诺罗敦·西哈努克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彼时,法国等欧洲殖民帝国在二战中遭受沉重打击,西哈努克抓住时机宣布柬埔寨独立。但法国人在战后又回来了,名义上给予柬埔寨“自治国”地位,实际上仍继续控制着这个国家。
经历反法西斯战争洗礼,世界各地被压迫人民在二战后纷纷觉醒,反对殖民主义、谋求民族独立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南半岛和柬埔寨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西哈努克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柬埔寨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谈到西哈努克争取独立的事迹,狄索帕充满敬意:“他在政治舞台上最伟大的成就是争取独立的旅程,而他谋求独立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
西哈努克借助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一方面与法国谈判,一步步争取国家主权;一方面不停在国际上奔走游说,向法国施压。最终,法国被迫让步,向柬方移交全部主权。1953年11月9日,西哈努克宣布柬埔寨实现真正独立,法国延续90年的殖民统治就此终结。
国家独立自主,是西哈努克的毕生追求。为维护柬埔寨来之不易的独立,西哈努克决定实行中立外交政策,拒绝投靠任何阵营,让柬埔寨成为永久中立国。
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殖民者的败退,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千方百计谋求控制东南亚。1954年9月,美国主导成立“亚洲版北约”——东南亚条约组织,柬埔寨被其划入“保护区”。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来到金边,劝说西哈努克接受“保护”。西哈努克回应说,柬埔寨对东南亚条约组织毫无兴趣,“我们会照顾好自己”。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万隆会议时,西哈努克明确表示,柬埔寨始终坚持中立,决不被别国用作对外侵略的基地。
西哈努克的态度令美国极为不满。1970年3月,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西哈努克被迫流亡北京,后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并任主席。他说:“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使我和我的战友成为流亡者,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以便昂首返回可爱的祖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柬埔寨战乱期间,西哈努克曾在华长期流亡,领导柬埔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乱逐步平息和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局势迎来转机。国际社会重新将目光投向西哈努克,希望他能起到团结各方力量的作用。西哈努克不负众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了柬国内不同派别的和解。
从事柬埔寨民族文化研究的高棉之旅研究所所长维拉瓦拉尼说,西哈努克是维护国家和平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柬埔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功绩。
1993年,恢复和平的柬埔寨举行全国选举,颁布新宪法,西哈努克重登王位。2004年10月6日,他因健康原因退位,由他的儿子西哈莫尼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