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祖国边疆乌鲁木齐,有一支援疆干部队伍,约三年前,他们响应号召,从上海奔赴新疆,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已近三年。
转眼三年已过,这批干部的援疆工作也到收官阶段。在新疆乌鲁木齐,记者遇见了很多阳光而热情的当地人。他们的生活或因援疆干部而改变,他们的理想或因他们而远大;他们的经历或因他们而丰富……三年的时间里,援疆干部究竟给当地留下了什么?新疆有了哪些奇妙的变化?下面这些年轻人的故事似乎就像面镜子,或可说明一二。
木拉丁:从幕后制作到台前主持人
维族小伙子木拉丁,今年28岁,2010年从新疆艺术学院动画制作专业毕业,后进入乌鲁木齐电视台工作,负责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
负责后期制作的木拉丁(右)。
这是一位话不多的小伙子,在记者与节目组工作人员聊天期间,他一直默默坐在一旁,安静地听,不说一句话。聊了一阵子,电视台的党晓波主任说:“新疆气候干,几位老师渴了吧,该尝尝我们当地的大西瓜。”话音未落,木拉丁第一个冲出房间,很快抱进来一个大西瓜,操起水果刀熟练切片,让大家尝。
“听说你以前是做后期的,现在转型成主持人啦?”记者问。
木拉丁微微笑着点点头,略显羞涩。
“做主持人难不难?”记者接着问道。
“一开始觉得挺难的,上海来的老师就一直教我,尤其是刘老师(刘江贤,上海电视台志愿者领队)经常提醒我,比如一些很细节的地方,他都会再三叮嘱我,让我注意,像站姿、仪表仪态之类的……”木拉丁回答的声音很轻。
“木拉丁的性格还是稍微内向了些,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最开始的时候容易念稿子,现在啊,他越来越专业了。”刘江贤说起自己这位徒弟,也是赞赏有加。
木拉丁主持的节目叫《职等你来》,这是上海帮助乌鲁木齐电视台策划打造的一档大型求职类节目,在这档节目之前,上海还帮助乌鲁木齐成功打造了当地首档电视舞台真人秀节目《乌鲁木齐我最牛》。这些节目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经常出现一人报名、全家参与,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奔走相告、争相收看的场面,节目在乌鲁木齐乃至整个南疆地区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